2011年3月31日星期四

初試更換SSD後的效能提升(二)

由於想知到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確. 於是決定重新安裝Windows 7一試. 但我沒有外置DVD-ROM. 所以要先做一個Windows 7 USB drive才能重新安裝. 想知如何製作, 可以看以下連結.

製作 Windows 7 USB安裝 drive
http://samsonspace.blogspot.com/2011/03/windows-7-usb-drive.html


重新安裝後, 得出以下結果:

32 bit版, 32GB SSD重灌前的測試結果 32 bit版, 32GB SSD重灌後的測試結果
開機登入Windows 1:15 開機登入Windows 0:32
關機 0:30 關機 0:10
第一次開啟Firefox 0:8 第一次開啟Firefox 0:1
第二次開啟Firefox 0:5 第二次開啟Firefox 0:1

整體上快了很多. 證明想法正確. 不過我還想試一下64 bit系統會否比32 bit系統有更快的效能. 於是, 又重灌了. 得出以下的結果.

64 bit版, 32GB SSD重灌後的測試結果 64 bit版, 32GB SSD最終的測試結果
開機登入Windows 0:28 開機登入Windows 0:36
關機 0:8 關機 0:29
第一次開啟Firefox 0:1 第一次開啟Firefox 0:6
第二次開啟Firefox 0:1 第二次開啟Firefox 0:4

再次證明想法正確. 64 bit版本不論開機及開機都快了一點. 不過, 這兩次在32 bit及64 bit版本上的測試都是"淨"系統. 就是系統未有作更新, 沒有安裝防毒等一般應用軟件. 只是想體驗一下SSD的效能而已.

所以, 當系統更新後, 安裝了常用的軟件後再作了最終的一次測試. 結果是開機慢了一點.但還是很快捷. 關機就慢了很多. 回復到未重裝前的情況. 而Firefox就慢了多一點. 但還是比未重安前好一點.相信變慢了是因為裝了數個add on及數量很大的bookmark有關.

2011年3月30日星期三

Windows 7 32 bit好, 還是64 bit好


很多人當購買Windows 7時, 都會問這個問題. 而最多人回應的是; 如果內存大於4GB時, 只有64 bit版本才支援. 而如沒有內存的問題. 最好選擇32 bit版本. 那你會不會想問一下. 如果是這樣的話. 那64 bit版有什麼好處呢? 單單就是支援大內存? 64 bit版效能不是應當更快嗎?

現時很多人這麼回應説32 bit版本比較好. 是基於以下幾點:
  1. 64 bit版本比較新. 現時不是所有的附加設備都有驅動程式提供. 較舊的設備更是沒發在64 bit版上使用.
  2. 現時只有少數的軟件有64 bit的版本. 如沒有的話. 運行那些軟件在64 bit與在32 bit版本上效能是沒有提升的. 而有測試報告指出64 bit運行32 bit的軟件還會有慢了1-2%.
  3. 系統在64 bit版本使用內存會比32 bit版本多出200-300MB.
     
  4. 64 bit 的軟件支援不足. 就好像有Internet Explorer 64 bit版本. 卻沒有64 bit的flash版本作支援.
  5. 就算軟件有64 bit版本. 但只是因應系統而作出修改. 並沒有對應64 bit上的運作而作出優化. 效能並不會有怎麼樣的提升.
不過, 系統的轉變總得需要一些時間, 就像當年Windows由16 bit版本轉成32 bit一樣. 你真的想停留在32 bit的年代嗎? 而且, 也不是說現時使用64 bit真的完全沒有好處的. 看看以下幾點:
  1. 只要是使用新出的附加設備. 一般都會有64 bit的驅動程式.
     
  2. 如你使用的軟件有64 bit版本, 而且已作出優化的話. 效能確實是有所提升的.
  3. 除非內存少於2GB. 否則系統使用那麼多一點點的內存沒有什麼影響.
     
  4. Flash現時已有64 bit 測試版本. 應不用等太久就會有正式版本.
     
  5. 現時新的硬件都已對應64 bit. 所以軟件公司也很著手更新版本. 以提升效能.
再說, 就算單純在系統上作比較. 64 bit還是有其基本的優勢. 就是系統本身是以64 bit 運算. 多多少少都會有些提升. 有些測試報告顯示Windows關機時32 bit版本為10秒, 而64 bit版本為9秒. 快了1秒. 我自己也作了測試, 證明真得是快了一點. 可以看一下我的測試結果.

初試更換SSD後的效能提升(二)
http://samsonspace.blogspot.com/2011/03/ssd_31.html


結論是, 選用那一個版本還是要看看自己的硬件及會使用那些軟件. 不過隨著時代的進步. 應邁向 64 bit. 因為它最終必然是最快的Windows系統.

Adobe flash 64 bit preview版本的網址:
http://labs.adobe.com/downloads/flashplayer10_square.html

2011年3月22日星期二

Disk I/O cache 軟件的測試(一)

由於買了一台廉價的低階SSD. 正好讓我一試那些SSD的補品軟件. 看看是不是真的很"神". 於是在網上找了3款增强disk I/O 的軟件來測試. 分別有SuperCache, FlashFire 及 FancyCache.

首先是使用最新的SuperCache 4.5版本. 將 cache size 設定為256MB. 系統使用Windows 7 64 bit. 在我那台Atom 1.66GHz 的netbook上的Kingspec 32GB SSD跑. 得出以下結果.

50MB data test
(這個是在Windows 7 32 bit 上跑)
100MB data test
500MB data test 1000MB data test

由於SuperCache 是一款老牌的軟件. 很多人都用它在XP上跑. 所以著重測試他.
  • 在50MB data測試結果裡. 看得出cache size大於testing data時所得出的超高效能.
  • 而100MB data測試結果比起50MB更快. 想信是因為當測試數據太少的時候, 不足夠全面反映系統的性能.
  • 在500MB data測試結果. 因著testing data比cache size大的關係. 效能下降了很多. 但在512K randam RW及4KQD32 randam RW還是有不錯的提升.
  • 在1000MB data測試結果中. 由於testing data比cache size大了4倍的關係. 效能提升並不顯著.
再看另一個軟件; FlashFire 0.99版本在同一硬件下跑出來的結果. (注: 由於沒有64 bit的版本, 故使用Windows 7 32 bit作測試)

100MB data test 1000MB data test

結果強差人意. 在100MB data測試時randam效能還有輕微提升. 但到1000MB的時候, 不但沒有提升, 而且randam寫入還下降了很多. 由於這款軟件並沒有任何設置功能. 也不知它的cache size大少. 所以很難對它作出評估.


最後,  測試這個FancyCache 0.6beta的版本. 在與Super cache相同的環境下測試. 結果如下:

256MB read only cache 256MB read/write cache

256MB write only cache

由於它能設定cache的使用方式. 所以分別以唯讀, 讀寫及唯寫住行測試. 得出有趣的結果. 就是當唯寫時, 讀取效能反而是最高的.

綜合3個軟件的結果. 得出以下的結論:
  • 在SuperCache的結果中, 可以看見得是當cache size比data大的時候. 效能提升超高  (因資料全部都複製到電腦記憶中運行). 為了証明這一點, 才會在SuperCache中份別作50MB到1000MB的測試. 而事實上一般data都比cache size大很多. 要是在這種情況時. 大cache size 反成為負擔. 因為電腦要先在cache中找尋有關資料. 如沒有得話便會轉到硬盤上尋找. 結果反而變慢了. 
  • 而在FancyCache測試中, 也有與super cache一樣的情況. 當資料多的時候, cache 影響了讀取的效能. 但它有著唯寫的設定. 不但解決影響了讀取變慢這個問題. 而且還能提升硬盤整體的效能.
所以, I/O cache確實能提升SSD的效能. 只是需要使用效能好的軟件及合適的設定.

以下是測試硬件的其他數據, 以供參考:

在沒有任何I/O cache的情況 在ram disk中的測試

SuperCache的網址:

FlashFire的網址:

FancyCache的網址:

2011年3月20日星期日

更換Galaxy 9800GT 散熱扇

用了3年的Galaxy 9800GT顯示卡, 最近發出"卡卡"聲. 過不了幾天就完全停下來不動了.由於已經過了保養期. 於是動手自行更換.

原先卡上有張黑豹的貼紙, 不過由於發熱量奇大. 用不到3個月時就自行脫掉了.

原本打算買一個VGA cooler fan套裝回來. 但後來想想, 何不先試試只更換風扇. 看看結果如何. 於是找來一把舊機箱風扇試試看. 更換後, 開機至10分鐘. 溫度在48-50之間. 之後開啟HDTV軟件收看電視. 溫度也只是上升至63度. 結果效果極好. 因為原本新買回來時一般是70度以上, 如玩遊戲的話, 一定達90度以上. 到後來用久了的時候. 更上升到80度及超過100度.

更換後的樣貌

 在更換期間, 發現散熱片的入風口完全被封死了. 難怪後來會變得那麼熱.

這張卡的散熱器設計真的有點問題. 那散熱片的入風口是在卡的中間, 平常是看不見的. 除非是拆掉散熱器的外殼. 但在有保養的期間, 唯會動手去拆掉風扇作清潔呢.

2011年3月19日星期六

初試更換SSD後的效能提升(一)

我把自己netbook上的Matrox 250GB 5400RPM硬盤更換成Kingspec 32GB SSD後. 作了一benchmark的測試.

250GB HDD的測試結果 32GB SSD的測試結果
連續讀取 上升 185% 連續寫入 下降 67%
512K隨讀 上升 516% 512K寫入 下降 26%
4K隨讀 上升 2578% 4K寫入 上升 202%
4KQD32隨讀 上升 1353% 4KQD32寫入 上升 220%

初步看來, 讀取的效果提升了很多. 但寫入卻下降了不少. 沒發了, 我那台SSD是特價商品. 效能只有162MB讀, 53MB寫. 不能要求太過的. 之後再試了實際應用時的差別.

250GB HDD的測試結果 32GB SSD的測試結果
開機登入Windows 1:45 開機登入Windows 1:15
關機 0:30 關機 0:30
第一次開啟Firefox 0:18 第一次開啟Firefox 0:8
第二次開啟Firefox 0:6 第二次開啟Firefox 0:5

結果開機快了, 第一次開啟Firefox也快了. 証實SSD確實能有效提升速度. 不過這樣的結果不太滿意. 看來, Windows系統使用已久, 也加載了不少軟件. 如原廠軟件, 防毒軟件等. 而且是從原來的HDD複製過來. 系統未必能對應SSD作出優化. 相信如從灌系統的話. 會有更理想的效果.

這次買一台SSD的原因. 除了因為它能防震外. 也是想一試低階SSD的效能. 看看是不是只有高階的SSD才有令人滿意的效能. 雖知到高階的產品能提供高效能. 但如果底階的產品也能提供令人滿意的結果. 何必一定要花更多的錢來換取沒有必要的效果呢.

2011年3月18日星期五

解決不能使用MegaUpload 的煩惱

當你要下載一些檔案時. 而它是放在MegaUpload的server上. 唯知一按就碰上"This service is temporarily not available from your service area."這句話. 試過嗎?

原來, MegaUpload是對某些地區進行了封鎖. 不准許那地區的人使用.可是這麼一來有些檔案只被放到它那處的話. 就沒發取得了吧.

不過, 還好的是"廣告"幫了我們一把. 因"廣告"能產生利潤. 推動了一些公司提供協助給被封鎖的人. 如大家透過以下網站就可以下載到那些你需要的檔案.

Http://www.megafast.info

不過, 這網站限制每個檔案不能超過500MB. 而且同一個 IP於24小時內只能下載3個檔案. 每次下載還會彈出幾個廣告出來. 不過, 總比沒發下載好很多了吧!

簡單更換硬盤的方法

最近SSD價格下降不少. 我終於為我那台netbook買了一台SSD硬盤回來. 由於不想費時重新安裝所有軟件及備份文件等資料. 所以找了這個叫EASEUS Todo backup home的軟件來幫忙.

步驟如下:
  • 先安裝這軟件, 然後重啟電腦.
  • 開啟軟件, 選取"Backup"功能, 然後選取當中的"Disk and partition backup".
  • 輸入Task名稱(即備份的檔案名稱), 然後選取要備份的硬盤. 由於我是更換容量比原先少很多的SSD. 所以我只選取system及C:這兩partition.餘下的D:及OEM(即一按恢復原廠系統)就不要了.
  • 然後選取儲存位置. 開始備份.
  • 完成後, 把新硬盤連接上. 可以是以SATA或USB連接都沒有問題.
  • 回到軟件的主頁, 選取"Recovery"及取選剛才備份的檔案.
  •  之後選取整個硬盤的所有partition, 然後選取那台新的硬盤.
  • 在畫面底部安你自己的需要可手動調節每個partition的大小.
  • 把資料都放到新硬盤後, 將牠更換原先電腦中的舊硬盤即可使用.

選用這個軟件是因為家用是免費的. 而且牠能由大容量的硬盤更換容量較少的硬盤. 正正是SSD所需要的工具. 加上操作十份簡單.如有需要的話, 不妨一試.

選取要備份硬盤時的畫面

輸入Task名稱後, 選取儲存位置的畫面

恢復資料時確定所選取備份文件時的畫面

恢復資料時選取備份文件中所含的硬盤的畫面

軟件網址:
EASEUS Todo Backup Home 2.0 - Freeware

關於 com.apple.Boot.list

OSX Snow Leopard 中其實有兩個com.apple.Boot.list檔案, 一個是系統使用的. 放在 /Library/Preferences/SystemConfiguration文件夾中. 另一個放在 /Extra文件夾. 給與如Chameleon boot loader這類軟件使用. 所以, 修改有關檔案時不要弄錯. 以免白花時間去查看問題所在.

2011年3月16日星期三

Windows Key 的使用法


認識 Windows Key 是在95的年代, 那時會用到的只有Win + D (顯示桌面) 或 Win + E (開啟檔案總管). 經過Vista及7的進化後. Windows key的功能也變多了. 這裡介紹幾個我現時常用到的Windows Key:
  • Win + Tab - 3D 切換執行中的軟件.
  • Win + P - 切換屏幕的捷徑, 對於切換連接到TV的時候, 實在很方便.
  • Win + R - 使用"執行"的捷徑.
  • Win + X - 移動電腦中心, 對於使用Notebook, netbook的人. 提供方便的捷徑.
  • Win + 數目鍵 - 按"1"鍵便會開啟工作列從左面數起的第一個軟件. 如此類推.

Windws key全部用法的網址:
Keyboard shortcuts

備份 Windows 7 中的自黏便箋 (Sticky Notes)

自黏便箋是很方便的小工具, 由Vista開始就自帶這軟件, 不用像XP年代要上網找尋第三方軟件. 不過, 如系統損壞或重灌系統時忘了先備份就要跟這些資料說聲拜拜了 :)

不知為何, 官方網站說Vista的版本有匯入與匯出的功能. 但Windows 7的版本就沒有. 只好自己動手做. 還好操作是十分單簡.

先到以下的資料夾把 StickyNotes.snt 檔案複製起來. 然後當重灌系統後, 再將它放回原處即可.

C:\Users\username\AppData\Roaming\Microsoft\Sticky Notes

官方網站:
Vista 匯入與匯出整疊自黏便箋

2011年3月12日星期六

製作 Windows 7 USB安裝 drive

Macbook Air 的 Software reinstall drive 夠酷吧. 你也可以為Windows 7製作一個給自己用的. 我也動手做了一個. 只是我不是要酷. 而是我沒有買一台 external DVD ROM 給我的netbook用.

製作的第一步驟:

準備一個4GB或以上的USB flash drive. 以系統管理員的權限執行"命令提示字元", 然後執行"DISKPART". 於DISKPART中鍵入"LIST DISK". 查看那一個是你的USB flash drive. 之後鍵入以下的命令:

SELECT DISK 3 (把這裡的 3 改成在LIST DISK中所得知的號碼, 千萬不要弄錯)

CLEAN

CREATE PARTITION PRIMARY

SELECT PARTITION 1

ACTIVE

FORMAT FS=NTFS (建議不要執行這命令, 因為它不是quick format, 會很費時. 可在完結設定後再作)

ASSIGN

EXIT


完成後, 進入第二步驟:

把Windows 7的光碟放入. 以系統管理員的權限執行"命令提示字元". 然後轉到DVD的根目錄上, 鍵入"CD BOOT".

再鍵入"BOOTSECT.EXE /NT60 G:" (如你的USB flash drive不是G drive的話, 請修改). 成功的話, 會看見"Bootcode was sucessfully updated on all targeted volumes".

如看見"Could not map drive partitions to the associated volume device objects". 那表示你並沒有系統管理員的權限而執行這命令.


最後一個步驟, 就是把光碟內所有的內容都複製到USB flash drive上就可以了.

Iphone 以藍牙連接電腦時的不明週邊裝置

當將 Iphone 以藍牙連接電腦的時候, 系統將會安裝3個drivers. 但其中一個系統並不認識以致不能安裝. 而這個driver是Windows mobile-based device support. 可到以下網址下載:

Microsoft Windows Mobile Device Center 6.1 for Windows Vista (32-bit)

只要安裝好, 重新連接就可以. 但如果你是用Windows 7的話. Microsoft並沒有提供對應driver. 你只可以用這個Vista driver. 不過系統就不能自動識別這個driver. 當安裝後, 你需要手動設置.

步驟如下:
  1. 在"控制台\系統及安全性\系統管理工具"中, 選取"電腦管理"
  2. 在"電腦管理"中選取"裝置管理員"
  3. 找出那個"藍牙的不明週邊裝置"
  4. 按右mouse鍵, 選取"更新驅動程式軟體"
  5. 然後選取"瀏覽電腦上的驅動程式軟體"
  6. 再選取"讓我從電腦上的裝置驅動程式清單中挑選"
  7. 在清單中選取"Bluetooth 無線電"
  8. 在製造商中選取"Microsoft Corporation"
  9. 然後在右面選取"Windows mobile-based device support"即可


其實如不需要用到這個功能的話, 可以不用安裝. 因牠會增加2個services. 對於netbook, notebook或許會做成了一點負擔.